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而高校党组织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实施红色育人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要把红色文化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坚持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信息技术学院党总支从2019年开始,每月定期针对学生党员开展红色教育、红色实践活动,形成了以“雷锋月”为主题的优良育人传统,学会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才能更好地让红色基因厚植人心,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背 景
创建红色育人品牌,深入贯彻实施方案精神,旗帜鲜明,不断加大校园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力度,充分挖掘和利用襄阳的红色资源,大力宣传雷锋精神,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功效。
广泛开展红色乡土教材,红色书籍进校园,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故事进课堂活动,积极营造红色育人氛围,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校园”。不断总结、深化和推进英雄故乡好党员评选表彰活动,使之成为我校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核心形势下开展党员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工作品牌。整合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针对学生党员开展创建红色育人品牌活动,及时总结活动经验,提炼品牌主题,提升育人效果。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我院成立了信息技术学院弘扬雷锋精神工作委员会,由党总支书记担任主任,分管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学生党员为成员,加强对各类特色活动的领导。组织开展师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三会一课”等,结合本校双高建设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召开院级专题会议,统筹安排部署工作。强化党总支、学生党支部两级纵向联动,推进学院内各部门、各班级、各社团三维横向共建,形成党总支统一领导、党团齐抓共管、学生工作党支部牵头协调、各班级及各社团协同落实的活动机制。
做 法
一、典型案例
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在于实践。我院顺应主流,搭建立体多元化红色实践“大平台”,让新党员通过“学中做”“做中传”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
1.“三下乡”
“三下乡”即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在农村普及,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2022年5月20日至22日,为引导教育党员学雷锋,追寻红色足迹,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信息技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保康县歇马镇茅坪村开展“担当青春使命,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跟着村支书一路走访,了解到这些年来村干部们扎根基层,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村子里修路建桥、打造特色农产品供销一体化、指导村民经营农家乐等,全面实现村民增产增收,建设美丽乡村。党员志愿者们走进村民家中,拜访空巢老人,与他们进行深入交谈。通过谈心了解到,村里的青壮年们大多一直在外务工,一年只回来一两次。了解到老人们的困难,党员志愿者们扛起锄头,走入田间,锄地、摘玉米、搬运粮食、除草等,帮助老人完成农活。
2.帮扶“星星的孩子”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院代领党员同志深入开展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表达党员同志渴望回馈社会的心情以及对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期望,2022年6月28号下午,信息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实践团队一行十人来到展颜儿童福利院,开始了一天“献爱心,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的帮扶活动。
3.用心关爱孤巢老人
为响应国家“比爱心、比进步、比文明”的“三比”活动的号召,充分发挥党员同志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宗旨,继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党员走进老人,尊敬老人,温暖老人,用心关爱孤巢老人。
为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加强党员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学生党员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2年3月3日上午,我院党总支组织党员同志志愿者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二、校园内“红色”文化建设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建好校园文化“主场所”、抓好党团班级“主阵地”,种好红色教育“责任田”,让红色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入学生心灵。
1.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推进思政课走进社会生活场、实践大舞台、网络新空间,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将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实现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品德修为、文化自信等的内在融合,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交相呼应、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2.建好校园文化“主场所”。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集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大学精神于一体的校园景观,让校园处处充满红色精神。
3.搭建红色实践“大平台”,让红色精神深入人心。
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在于实践。搭建立体多元化红色实践“大平台”,让学生通过“学中做”“做中传”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
启 示
要打造红色传播“全矩阵”,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必须针对新党员,做好他们的“红色”教育培训,首先应做到“三全育人”。
所谓“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者的简称。具体来说:全员育人是指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学校成员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党政管理干部、“两课”专业教师、图书馆工作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家庭主要是指父母亲社会,主要是由校外知名人士、优秀校友等,学生主要是指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全程育人是指学生一进校门到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到结束,从双休日到寒暑假,学校都精心安排思政教育,贯彻始终。全方位育人是指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主要包括学生综合测评和奖学金评比,贫困生资助与勤工助学,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诚信教育、社会实践等,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中。
“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源于德育时效性不足的现实,也是党和政府对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因而,构建“三全育人”德育模式,有利于增强德育时效性,推动高效德育创新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我院党总支紧抓全媒体融合发展契机,推动红色文化“全矩阵“传播,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
增进红色文化传播的全媒体表达。整合利用校报、校园广播以及各种新媒体传播平台,实现媒介融合互通,推进红色文化创新表达、创新传播。
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的主体性。吸引党员同志主动参与到红色文化产品研发中来,推出系列贴近新时代学生党员学习生活的红色文化产品,让学生党员“讲”大学生爱听的红色故事;开发沉浸式、互动式红色体验项目,鼓励学生党员以讲解员、志愿者等身份参与其中,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生力军。